爱我所爱。

【绝杀慕尼黑/翻译】康德拉辛小传

※  加兰任原型康德拉辛的小传。篇幅较长,讲述了康德拉辛的生平事迹。后半段关于国家队时期的部分多来自于谢尔盖·别洛夫自传《一跃而起》。水平有限,如有错漏烦请指正。


康德拉辛,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1929-1999)

 

苏联功勋教练,奥运会冠军、奥运会季军、世界冠军、欧洲冠军、两次欧洲优胜者杯获得者,苏联冠军、两次苏联杯获得者、独联体冠军,圣彼得堡名誉市民,国际篮联名人堂成员

 

“彼得洛维奇和我们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列宁格勒的斯巴达克队的篮球运动员这样谈起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教练,这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轰动一时地赢得了苏联联赛冠军。他获得了两次欧洲优胜者杯、八次联赛亚军。他所带领的国内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苏联国家队队员们也是这样评价他的。

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康德拉辛于1929年1月14日出生在列宁格勒。父亲彼得·瓦西里耶维奇(1902-1979),是伟大卫国战争的参与者;母亲叶夫多基娅·叶梅利亚诺夫娜(1901-1986);妻子叶甫盖尼娅·维亚切斯拉沃夫娜·康德拉辛娜,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儿子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1954年出生)。

伟大卫国战争开始时,彼得·瓦西里耶维奇上了前线,而母亲带着儿子和两个女儿留在城里。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回忆道,封锁的第一年他们家很幸运,因为普希金澡堂就在他们那栋房子,那时候是为了满足士兵和军官的需求。一旦澡堂开始运营,房子里也一起相对暖和点。整个冬天孩子们把全身紧紧贴在墙壁上取暖。

孩子多的家庭食物绝对不够,公用房的邻居帮助他们活了下来。澡堂管理人娜塔莉亚和她那在沙皇军队中服了25年兵役的丈夫真的是把康德拉辛从饿死的边缘救了回来。“这位邻居用马拉来了食物。”多年后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的夫人这样说。当然,拿走是不可能的,一旦敢碰就地击毙。但是,他把撒落在板车底的东西送给了他们。他把面包屑、豌豆和白天运送的食物碎屑倒在每个孩子的掌心里。

像许多被围困的人[1]一样,瓦洛佳不得不尝试了木工胶的滋味。翻茬后留在地里的白菜叶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这是小男孩在市郊采到的。

当生命之路[2]打开时,这个半大点儿的孩子立刻被送到梁赞省的奶奶那里。在那里小伙子开始在集体农庄工作。

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后,集体农庄主席决定好好地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那时候年轻的瓦洛佳第一次尝试真正的自酿酒。他感觉很不好,以至于之后的一生中再没有沾过酒。同样的还有烟。

一家之主彼得·瓦西里耶维奇在1941年的冬天受了重伤。他失去了眼睛,几根手指,几个弹片中的一片终生留在了心脏下方。但是老康德拉辛努力使自己留在军队里(尽管是在第二梯队中)并且在战争结束后才复员。

随着和平的到来,弗拉基米尔回到了他的故乡列宁格勒,在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伟大的成就。后来他回忆道,他很难与这个村庄分离,尤其是那匹他打心眼里喜欢的马。

康德拉辛的职业生涯始于封锁结束后的列宁格勒。他掌握了工作技能——他是自来水管道工和车工的学徒。康德拉辛家住在立戈夫卡区,这个区域在市民看来是犯罪高发地。瓦洛佳的许多朋友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正如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回忆那样,如果不是运动的话他自己也有可能走错路。最初他沉迷于拳击,但是当母亲看到他在对打后脸上的伤痕时,儿子不得不转向竞技体育。夏天的时候康德拉辛踢足球,冬天则是打冰球。在足球队他扮演的是前卫的角色,表现强悍。而在1946年他就进入了市冰球队为其效力。

很快就到了服兵役的时候,弗拉基米尔去了军事测地侦察学校。在那里篮球彻底进入到他的生命中。引人注意的是,正是在那里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认识了比他年长的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多年来列宁格勒的斯巴达克队和莫斯科的中央陆军队之间毫不妥协的交锋惊动了全国篮球界。

在学校发生了一件事,这为两位未来的篮球大师之间紧张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有次年轻的军士康德拉辛一大早——他一生都起得很早——在体育馆练习远距离投篮和罚球:300次罚球和500次双手越过头顶定点投篮。当弗拉基米尔独自提升准确度时,一个穿着簇新衣服的个子不高的人,比康德拉辛矮5公分左右,出现在了体育馆(这就是亚历山大·戈麦尔斯基)。他要求军士给他的训练腾出空间。同乡之间“客气”的交流是第一次,但远非最后一次。

除校队外弗拉基米尔还效力于列宁格勒列斯加夫特国立体育学院附属中专校队,在那里他与未来的列宁格勒高尔基模范大剧院演员、俄罗斯联邦人民演员格奥尔吉·施季里一起学习。

1952年康德拉辛进入列宁格勒军队体育俱乐部,直到斯巴达克队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与这支队伍相遇是注定的,要知道从他家所在的普希金大街到那年斯巴达克协会代表的工作地点,位于斯特列苗大街的三一教堂仅一步之遥。同一年23岁的康德拉辛开始在斯巴达克青少年体育学校担任教练,并同时为主力队效力。

1953年弗拉基米尔认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篮球运动员叶甫盖尼娅。当时列宁格勒冠军赛在冬季体育场举行。

“每周六我们都会去那儿,跟过节似的。”叶甫盖尼娅·维亚切斯拉沃夫娜回忆道,“比赛从早进行到晚,男子团体赛与女子团体赛交替进行。球赛非常有趣。我加入了迪纳摩队,而瓦洛佳则为家乡的斯巴达克队而战。但确实,一年后我们已经结婚了。”

1954年10月,年轻的康德拉辛夫妇期待着第一个孩子的诞生。但是这个孩子,尤拉,才七个月就出生了。而孩子患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件事,父母要等到他再长大点才会知道。尤里不可能在一年后站起来,两年——甚至几十年后也不可能。然而,不能站立的生活并没有摧毁小康德拉辛,他那非凡的记忆力和学习外语的能力让每个人艳羡。尤里密切地关注着篮球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体育专家,一位博学多识的人。伟大的篮球教练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在这世上最珍爱的便是他的家人们。妻子和儿子是他可靠的支柱,他与他们分享了所有的欢乐与痛苦。

在1950年中期到1960年初的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中,后卫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是最独特的身影之一。在篮球运动中,有着高大身材的运动员通常会成功。他们更容易闯进主队,为球队得分,在对抗的篮板下更有优势。对“小孩儿”而言压力更大。为了得到认可,他们必须要比那些高个儿兄弟付出更多的努力。身高175厘米的康德拉辛被当作是“小孩儿”,但他仍然是俱乐部的主力。弗拉基米尔狙击手般的命中率使球迷们欣喜若狂。他站在自己的位置——离篮筐有5、6米——双手举过头顶投篮,球精准地落入了篮筐。这样的表现是经过持久的个人训练的结果。没有投中五百次他就不会离开体育馆。当全体队员停下训练去休息时,康德拉辛留在训练场投篮、投篮、投篮。所以他成为了一个狙击手。弗拉基米尔明白,只有每日不断练习才能取得成功,并且在兼作教练时,他也这样要求孩子们对篮球热忱。

列宁格勒的斯巴达克队与康德拉辛一同成长起来。最初斯巴达克处在海燕体育协会[3]和列宁格勒体育学院运动俱乐部的阴影下,只是城市排名第三的球队,之后成为了第二,而在1958年跃居第一。和康德拉辛一起穿着红白队服打球的有尼古拉·列昂诺夫、维克多·亚库宁、列夫·瓦赫鲁舍夫、鲍里斯·格里戈罗申科、弗塞沃洛德·克里琴科、根纳季·斯马琴尼、米哈伊尔·什皮亚金、米哈伊尔·日托莫洛夫、弗拉迪斯拉夫·特里弗诺夫。这支球队由苏联功勋教练维克多·拉日温训练。

1958年是列宁格勒俱乐部的起点。赢得列宁格勒锦标赛冠军后,斯巴达克队参加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比赛,之后进入了苏联最高水平的联赛。斯巴达克球员弗塞沃洛德·克里琴科分享了这场循环赛最后一场比赛的回忆——和体育学院运动俱乐部的比赛,这场比赛保证了斯巴达克第一的位置:

“怎么才能赢呢?我们不想让他们赢。与此同时我和鲍利卡·格里戈罗申科上场,他们告诉我们要在边缘快跑。我们站在拐角处靠近边线的地方,可以从那里进攻。瓦洛佳·康德拉辛在那场比赛中表现出色,这是他的比赛。当时的战术是要么科利亚·列昂诺夫单刀直入一对一击败对方,要么瓦洛佳从中圈接连投篮得分。我们拼尽全力完成了这场比赛,而这场比赛的确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获胜,那么斯巴达克队可能就不存在了。因为不知道明年情况如何,我们还要不要参加联赛。”

同年,美国国家队来到了苏联,这场比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冬季体育场被那些想要看美国队与列宁格勒队交锋的人们挤得满满当当。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支持的列宁格勒队伍以自己的比赛方式给外国运动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篮球发源地的队伍仅仅领先苏联队4分。

从那时起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确信自己想成为一名教练。他的朋友米哈伊尔·丘普罗夫回忆道,在美国人训练时,他坐在边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而在家中,在位于城郊大街的他与妻子还有小儿子一起生活的斯巴达克宿舍的房间里,他分析了自己在冬季体育馆所做的笔记,创造了增强力量和灵活性、尤其是跳跃能力的新的训练方法。而白天他则是忙于球队训练的现役球员。

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在35岁那年结束了自己的球员生涯。在1964年至1965年赛季他成为了斯巴达克队的主教练,但他立刻意识到还没到时候。更准确地说,这还不是“他”的队伍,之后他回归到青少年训练的工作当中。

1967年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开始长期领导斯巴达克——这一次持续了将近三十年。这支篮球队处在联赛积分榜底层,60年代末开始缓慢却坚定地登上巅峰。球队启用列宁格勒预备队以及各州的孩子。这支队伍由聪明、狡猾、已经相当专业的教练领导,他在团队中形成了自己的比赛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球员能力的制约,但非常独特有效。之前那支垫底的球队开始把竞争对手甩到身后,离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莫斯科中央陆军队越来越近。击败中陆队不再只是梦想,在积分榜上超越它变得越来越像现实。能达到这种水平,最主要的便是教练的功劳。

按照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冠军谢尔盖·别洛夫的看法,传奇的列宁格勒篮球学校不过是个神话:“没有什么学校,只有一个康德拉辛。只有他的热情,他那男人的坚韧与魄力,还有他作为教练的天赋。正是他,从1967年苏联人民运动会那次对列宁格勒队伍不成功的领导开始,在北方的巴尔米拉[4]之外开始了细密的人才培育工作,寻找年轻的天才。他以较好的条件将孩子们集中在著名的列宁格勒第六十二体育寄宿学校,之后带领孩子们达到大师水平。实际上康德拉辛代替了他们的父亲,事无巨细地照顾他们。

“是他找到并发现了萨什卡·别洛夫的才能,他们一起为祖国缔造了奥林匹克传奇。也是他一点一滴建立起列宁格勒的斯巴达克队,从设想到实现——不是基于美好的现实,而是靠他的部署——这是这支队伍唯一可靠的战术。他将斯巴达克队提升到能与超级俱乐部中陆队持续竞争的水平,要知道中陆队在训练和比赛上的人员配备和组织能力是不可比拟的。”

的确,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名字与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和苏联国家队球员亚历山大·别洛夫密不可分。康德拉辛长年与孩子们一起工作,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学生们,寻找着新的天才。他甚至记得所有他教过的男孩儿们的生日。

学年伊始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和同事常去各个学校,有一次到塔夫里达的学校看了看。当时正在上课,一个从洗手间门后探头探脑的小男孩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你为什么不去上课?”教练问。“我被赶出来了。”10岁的萨沙·别洛夫回答道。康德拉辛说服老师和父母让萨沙去训练,但是他只参加了两次训练就不去了。一眼就看出来这孩子有篮球天赋的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再次去了别洛夫家。他遭到了萨沙父亲的严词拒绝。但是教练并没有放弃,而是劝说萨沙的母亲让儿子和同伴们一起去基地。小男孩带着玩具到了那里,在休息的时候他就玩小汽车,把小船放在水洼里。当年轻的运动员们到睡觉的时候了,萨沙很长时间都无法入睡。康德拉辛像父亲那样用被子把他盖得严严实实,把手放在他的头上直到他睡着。很快萨沙·别洛夫在技巧上超过了他的同学们,在16岁那年大放异彩,开始参加职业比赛。他在大师队初次亮相,参加了在莫伊扎斯克研究院场馆进行的与里加列宁电工器材厂队的比赛,比别洛夫高18公分的亚尼斯·克鲁明什也参加了这场比赛。亚历山大紧紧压制住这位令人生畏的对手:他跳起来抢过飞向篮筐的球,或者从克鲁明什的手上夺走。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盖帽[5],每当别洛夫完成这一动作时大厅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1968年康德拉辛的队伍获得了苏联联赛第四名,而第二年以铜牌获得者的身份结束了全国锦标赛。再过一年,这枚奖牌变成了银牌。

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一直不厌其烦地重申,运动员应该尽可能在空气清爽的户外训练,以免呼吸到“室内那些有害气体”。伟大的教练会这样说绝非偶然,通常上一个训练课程刚结束,下一个就接着开始了。在康德拉辛的训练工作中是没有小事的。每场比赛前康德拉辛都会到他那位于托斯诺区沙普基的小木屋带走一大罐优质水——在不同的城市水中所含杂质也完全不同,会对人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既不喝酒也不抽烟的康德拉辛很注重健康,保证睡眠质量。队员们也尽量遵循他的建议。

1970年到1971年的赛季斯巴达克首次认真瞄准了金牌。列宁格勒队在联赛前半段赛程领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与莫斯科中陆队互相紧咬比分不放。最后两支队伍以同样的胜数完成了比赛,为了确定最终的获胜者,在第比利斯又进行了一场加赛。

斯巴达克对优胜者杯的失利和需要加赛感到愤怒,他们做好了准备。在格鲁吉亚首都进行的这场比赛是场激烈的斗争。离比赛结束还有五秒钟康德拉辛的队伍进了一球:尤拉·什图金让分数发生了变化,斯巴达克队加了一分。列宁格勒人已经情绪沸腾起来了,但是几乎是结束哨响的同时,谢尔盖·别洛夫那个从角落处不可思议的一投让他们失去了冠军的位置。

经历了这次失望后斯巴达克年复一年继续向中陆队发起挑战。1972年、1973年和1974年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队伍获得联赛银牌。

70年代初期中央陆军队和斯巴达克队的对峙不仅仅是两个首都莫斯科与列宁格勒之间的原则性对抗,同时也是两个天才教练亚历山大·戈麦尔斯基与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之间的竞争。当时的斯巴达克队能把长时间居国家领先地位的传统球队拉下宝座,比如基辅的建设者队和军队体育俱乐部、立陶宛的查理吉利斯队、第比利斯的迪纳摩队,甚至与中央陆军队旗鼓相当竞争全国冠军,这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斯巴达克队在1973年和1975年赢得了优胜者杯冠军,获得了巨大成功。

1975年列宁格勒人在苏联联赛中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们的主要对手,莫斯科的中央陆军队由于过于自信在循环赛中落后对手两场胜利。第一名将在列宁格勒纪念体育馆进行的这两支队伍的两场比赛中决定。比赛主场方,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队伍在观众的大力支持下至少需要赢中陆队一场比赛。第一场比赛中场休息时中陆队领先列宁格勒人17分,对自己能够取得胜利信心满满。但是斯巴达克队坚持不懈,临近比赛尾声时两队比分持平。离比赛结束还有六秒时,谢尔盖·库兹涅佐夫投进一球,斯巴达克队以78:77的比分在纪念体育馆击败中陆队,首次登上苏联联赛顶峰。这是康德拉辛作为教练参加联赛的第260场比赛。在那个“金色”的联赛上斯巴达克队共进行了36场比赛,取得了31场胜利。

“考虑到队员们的能力,1975年康德拉辛带着他的队伍得到了在苏联联赛中独一无二的胜利。他在几个赛季比赛中和自己的队伍给这座巨大的、当之无愧的荣耀城市带来了欢乐。”谢尔盖·别洛夫这样说。

在联赛中斯巴达克队共有14名球员上场。有的人只参加了几场比赛,而36场比赛全都上场了的有且只有一位球员。此人并非公认的主力亚历山大·别洛夫,也不是得分后卫亚历山大·博利沙科夫,而是控球后卫安德烈·马克耶夫。他回忆道:

“在维亚佐维耶的场馆训练时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候没有机会看NBA的比赛,我们就看照片。康德拉辛有许多专业杂志,都是他从国外带回来的。同时康德拉辛没有盲目模仿,而是让每个斯巴达克队的球员发展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可以花几个小时练习投篮,使其成为条件反射运动。以缓慢的节奏开始,之后逐渐加到比赛的速度。这是非常艰苦的训练,但很有成效。我们很年轻,沉迷于热爱的事业中。训练后我和萨沙·别洛夫、尤拉·巴甫洛夫、万尼亚·罗津、瓦洛佳·阿尔扎马斯科夫留下来绕着场子练传球。”

斯巴达克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没有任何一支队伍能够克制他们的对手上篮。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队伍不仅是苏联,也是欧洲第一支把防守放在首位的球队,1975年专家、球迷和记者们就指出了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举措。神赐予的狙击手在彼得洛维奇的队伍中不多:阿尔扎马斯科夫和马克耶夫。亚历山大·别洛夫更是一个勤快人,在篮板下提高自己的技能。只需要注意他的得分情况就明白了:在苏联联赛上没有人能够接近他的指标。统计学家分析了1975年苏联联赛比分,指出在半空中比赛是列宁格勒人的杀手锏。篮板球十分之七是斯巴达克得到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在该指数中所占比重最大。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替补队员相当少。参加联赛的14名球员中,只有3个人参加了1~4场比赛。康德拉辛巧妙地调度预备队,赢得了与中陆队对手亚历山大·戈麦尔斯基的原则性斗争,要知道戈麦尔斯基有两支水平相同的五人队伍。

就这样,列宁格勒的斯巴达克队对中央陆军队多年来的追逐以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队伍获得胜利而告终。据亲历者说,这两支队伍之间的对抗在国内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同情,这种同情很大一部分来自列宁格勒人。

教练的儿子,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康德拉辛说,他的父亲把斯巴达克的历史性胜利看得比1972年奥运会胜利还重,因为他们曾多次与联赛金牌失之交臂。

1975年斯巴达克队取得了优胜者杯的胜利,达成了双金。无疑,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天才。别洛夫本身就是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训练的成果和教练个人天赋的体现。彼得洛维奇对别洛夫成长为巨匠的作用无需多言,事实上这两人是一体的,彼此缺一不可。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亲人:亚历山大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实际上在成为他教练的同时也成了他第二位父亲。作为球员亚历山大·别洛夫完全是独特又丰富多彩的。由于两米的身高,他可以快速跳跃、抢断还有极其出色的阻攻。这些特质使他不仅能够胜任,而且能够在队伍当中和防守战略中表现出色。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某些时候把别洛夫放在防守战略的中心,这符合斯巴达克队的目标,同样也符合彼得洛维奇的训练观点。他教会亚历山大如何做好防守。

当别洛夫被海关扣留后,天才球员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断了。这些审查影响到运动员的健康。在1976年到1977年赛季斯巴达克队参赛,没有出现被取消资格的主力的身影。彼得洛维奇的队伍在八个赛季中第一次没有进入前三。1978年,别洛夫最后一次为斯巴达克队而战,列宁格勒人再一次获得了联赛银牌,也夺得了苏联杯。1978年10月初别洛夫死于一种罕见的不治之症——心脏肉瘤。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康德拉辛试图为他心爱的、被他亲昵地称为“钻石”的学生奔走到最后,承受着这种沉重的不可弥补的痛苦。

1976年康德拉辛毕业于列宁格勒列斯加夫特国立体育学院。1978年他的球队赢得苏联杯。80年代列宁格勒篮球运动员仍然是苏联篮球冠军强有力的竞争者,曾四次获得铜牌——1981年、1985年、1986年和1987年。当时斯巴达克队的阵容有亚历山大·哈尔琴科夫、根纳季·卡普斯京、弗拉基米尔·戈林、维克多·扎尔科夫、安德烈·秋宾、谢尔盖·格里沙耶夫、安德烈·马尔采夫、根纳季·谢季宁。1987年红白队服的球员们第二次赢得苏联杯赛决赛。

1988年领导斯巴达克二十年的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因为冲突离开了球队。没有彼得洛维奇的球队在联赛中陷入了苦战。他于1989年回归,在1991年最后一次苏联联赛中带领队伍获得了银牌。这支队伍有叶甫盖尼·帕舒京,多年后由他领导斯巴达克队,之后又带领俄罗斯国家队。

1992年对于来自涅瓦河沿岸城市的篮球运动员们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年,那时候它已更名为圣彼得堡——斯巴达克队获得了独联体冠军。下一个赛季中康德拉辛的队伍在俄罗斯锦标赛中获得第二名。政治动荡不可能不影响到体育:混乱的财政问题导致许多重要球员离开。

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经受了自己一手创立的斯巴达克的失败,并于1995年卸任总教练一职。他无法接受国内体育运动新的发展趋势。他说:“我不能接受谁指使我要买哪个球员,让谁加入球队。”即便如此,直到最后的日子他才接受了回到俱乐部的提议。

 

需要着重描述的是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作为苏联国家队主教练的七年时期。1970年国家队从卢布尔雅纳世锦赛回来后,亚历山大·戈麦尔斯基失去了领导的位置。康德拉辛被任命为国家队主教练,带领着国家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与国内教练届另一位大师亚历山大·雅科夫列维奇·戈麦尔斯基的对峙已经成为了我们篮球史上的黄金一页。他们仿佛吸收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长久以来的对抗精神:有着火山爆发般能量的、激昂的、毫不迟疑步伐飞快的教皇,和镇静、理智、有修养的彼得洛维奇——这些词放在他身上再好不过了。”体育记者弗拉基米尔·莫扎伊采夫这样写道。

彼得洛维奇在国家队中的首秀是1970年9月在都灵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根据奥运会冠军谢尔盖·别洛夫的看法,美国人派出的参加大运会的队伍比大多数参加世锦赛的实力都要更强大,因此学生队伍抵达都灵,其实力并不逊于慕尼黑奥运会参赛队。

别洛夫称,新的主教练还没来得及大幅度改变球队组成和战术结构,但随着他的到来为国家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康德拉辛掌管的国家队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

正是在与美国人的竞争中,确定了大运会篮球赛第一名的命运。考虑到年龄限制,苏联队通常是由年轻的大学生运动员或符合年龄限制的俱乐部球员参加大运会,但在1970年参加比赛的队伍是最强阵容。这些比赛为发现美国国家队的弱点提供了真正的机会。这支真正强大的外国队伍同时在战术上也缺乏灵活性。在苏联队与美国队的决赛中,美国人从一开始就采用“1-3-1”联防,并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无疑,美国球员的竞技实力并没有引起兴趣,苏联国家队的球员们在篮球上见多识广,并且已经习惯了应对对手,因此成功击败了他们。大运会的经历是奥运会胜利的一块基石。

1971年在德国埃森举行的欧锦赛上,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没有大改阵容。唯一令人意外的是那时还鲜为人知的伊万·叶杰什科的登场。另一位新人是爱沙尼亚球员阿列克谢·塔明斯特。在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队伍中,之前已是球队成员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和米哈伊尔·科尔基亚已经固定下来了。

彼得洛维奇的国家队骨干保留了之前的成员——安德列耶夫、萨坎杰利泽、保劳斯卡斯、谢·别洛夫、扎穆哈梅多夫、波利沃达——这是一支历经考验的队伍。博洛舍夫和汤姆森也不是新人。毫不夸张地说,国内最好的运动员都集中在国家队里。更准确地说,康德拉辛的任务不是重组队伍,而是额外补充。他成功了。苏联队全程信心满满地参加比赛,在半决赛赢了强劲的意大利队(93:66),决赛时击败了当时的世界冠军南斯拉夫队(69:64),赢得欧洲冠军。

1971年,在一次传统的国家队美国巡回赛中,苏联球员再次自信地击败了美国最好的大学生球员。一位经验丰富的美国教练公开警告了他的同胞:“在奥运会上要当心俄罗斯人,他们非常强大……”的确,在国外比赛期间,国家队全速前进,感受到了真正比赛的滋味,并开始能够解决比赛中的严重问题。与篮球发源地球队的比赛给国家队带来了极大益处。

这次试炼对准备奥运会的四年来说是个重要开端。苏联国家队有很大的几率能在慕尼黑取胜。十年来这支队伍一直是欧洲最强大的。在奥运会上战胜美国队这个多年来的梦想不仅占据着球员、教练、国家领导的脑海,也吸引了全国球迷的注意力。

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斗争,比如两个超级大国在任何一种运动中进行比赛,都带有两种运动训练体制对抗的色彩。根据苏联官方说法,苏联体育运动完全是业余的。事实与此相反,很明显,苏联球员是真正的职业运动员。对他们来说,取得优异成绩,捍卫祖国荣誉,这是一生的事业。

从1936年以来,美国队参加了七次奥运会,七次登上奥林匹克巅峰,没有输过一场比赛——63场比赛全胜。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没有人怀疑,1972年慕尼黑决赛上交手的将会是这两支队伍。

奥运会前夕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成功在队伍中营造了一种自由的、相互信任的氛围。主教练冒着风险——他让已经被革职的根纳季·沃尔诺夫归队了。事实证明他没有做错。

“球员相信自己,相信主教练,”谢尔盖·别洛夫指出,“这是最重要的。球队情绪高昂。所有的球员都了解彼此,知道每个人的能力,明白了球队整体实力很高:团队合作默契、个人技巧高超、心理素质稳定和球员经验丰富。”

在比赛前康德拉辛组织球队进行战术演练,在训练过程中了解对手比赛的特点,熟悉比赛互动等等。没有可用的影像资料,美国队比赛相关他们只能通过在慕尼黑现场观看的那几场来了解。

苏联国家队向奥运会决赛稳步迈进,尽管不乏艰难。在小组预选赛上彼得洛维奇的队伍击败所有对手排名第一,尽管与波多黎各的比赛十分激烈。另一个考验是与古巴的半决赛对决,这场比赛是在慕尼黑恐怖袭击造成的赛事暂停后进行的。在上半场比分为35:36的情况下,队员们克服了相当大的困难,击败了来自自由岛的篮球运动员们(67:61)。

“我们同美国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但是,即使在最糟糕的噩梦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也难以想象……就像以往的奥运会一样,当年的全明星赛获奖者,艾德·拉特莱弗和汤姆·麦克米伦都出现在美国国家队当中。决赛表明,他们并不是自己队伍中最好的。之后美国人是这样说的:参加慕尼黑奥运会的是一支年轻的、没有打过比赛的队伍,胡说八道。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强的美国国家队之一。”谢尔盖·别洛夫这样说。

彼得洛维奇宣布的决赛首发阵容是很不寻常的情况。除预料中的谢尔盖·别洛夫、亚历山大·别洛夫和阿尔赞·扎穆哈梅多夫外,还有两个格鲁吉亚人在首发当中——祖拉布·萨坎杰利泽和米哈伊尔·科尔基亚。教练决定给美国人来个出其不意——这个首发五人方案在慕尼黑之前的比赛中还没有出现过——最主要的是,这是用轻型阵容来打快攻。比赛证明,这种策略是合理的——对付美国超级强势的防御需要另辟蹊径。

这个方案尽管很好,但有一个缺点。首发中没有莫杰斯塔斯·保劳斯卡斯。在出发到慕尼黑之前,球队失去了中锋弗拉基米尔·安德烈耶夫(215厘米)。教练多次将谢尔盖·别洛夫换下场,以此让主力保持体力,或是迷惑对手。这是从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中沿用的风格。

这些事的亲历者,苏联国家队队员谢尔盖·别洛夫,在自己的《一跃而起》一书中很好地描述了与美国队交锋的紧张局面:

“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现在早过了午夜,已经是9月10日了。尽管已是深夜,但举办奥运会的这座城市仍是一派热闹景象。世界上各个国家成千上万的观众紧紧盯着电视屏幕,因为这是第20届奥运会重要赛事,篮球运动项目决赛。两个国家的球迷尤为紧张地关注着这场比赛——远在东方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辽阔的土地上,还有更远的西方,远在大西洋外的美利坚合众国。正是这两个国家,在奥运历史上第五次进入决赛,争夺奥运冠军。

“决赛接近尾声。局势紧张到极点。在整场比赛的前半部分苏联国家队充满信心地掌控着比赛节奏,以6~7分的差距领先,有时甚至是10分。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美国人在将近10分钟的时间里持续采取紧逼盯人战术,迫使我们失误。他们也失误了,这对他们来说很难。强大的黑人前锋迈克·班塔姆抢篮板犯规,裁判员判了两个罚球。现在,我,谢尔盖·别洛夫,站在一半都是美国人的罚球线上,尝试着克服沉重的呼吸调整好状态,等待着美国队暂停结束,裁判允许投篮。

“记分牌上显示着苏联对美国的分数,48:46。离比赛结束还有55秒,慕尼黑的篮球场就像一个沸腾的锅炉。在这里人们的热情达到了极点,如果说在比赛进行时支持我们的观众和支持对手的大致相同,那么现在,比赛进行到后半段,竞争逐渐达到白热化时,似乎整个体育馆、整个德国、整个世界都在支持他们。对手每一次进球都伴随着看台的吼声……”

比赛结束前半分钟苏联国家队以一分的优势领先(49:48)。康德拉辛的队伍发起了进攻,队长莫杰斯塔斯·保劳斯卡斯带球闯入对手区域,精准地投给已在篮板下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所有人都希望他能投出最后一球,得到决定性一分结束这场激烈的比赛。亚历山大投篮没中,撞到篮筐上。球从篮筐上弹开后再次回到他手上。与人们期待的亚历山大再次尝试投篮相反,他做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举动:把球传给了自己的队友萨坎杰利泽。祖拉布没有料到,没能接住球。一旁的美国队球员柯林斯得到了球并立刻朝反方向奔去。萨坎杰利泽不得不犯规来挽救这一局面,裁判员判定罚球。

柯林斯很有把握地完成了罚球,在比赛最后几秒让自己的队伍领先。最后的哨声响起——比赛结束了!美国人奔走相拥欢腾起来,而苏联国家队的球员们还处在慌乱之中。尤其是亚历山大·别洛夫——他本可以带领国家队取得胜利!奇迹发生了。在停顿和混乱之后裁判们注意到比赛没有结束:还有三秒钟!但是,这点时间能做什么?除非能够把球攥在手中。所以实际上几乎所有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人都不相信比赛结果会发生改变。经常有人引用教练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话:在这三秒钟既可以赢,也可能再一次输。在暂停期间教练决定替换阿尔赞·扎穆哈梅多夫,让伊万·叶杰什科代替他上场。这个安排命运攸关。

于是哨声响起——球再一次回到场上,只有三秒!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苏联队球员伊万·叶杰什科准确无误地把球投掷到篮板下而亚历山大·别洛夫接住了。体育馆凝固了……瞬间比赛结束。然而在此之前,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球员,康德拉辛最爱的学生把球精准地投进了篮筐——51:50。在那之后哨声响起来了!一切都结束了!苏联国家篮球队获得胜利,为苏联篮球带来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说实在的,一开始我希望莫佳(保劳斯卡斯)传球。后来我想起来了,孩子们在德鲁斯金卡经常打手球,万尼亚(叶杰什科)总是打球劈头盖脸的那一个。我知道,如果球能传到萨尼亚(亚·别洛夫)手中,我相信他能赢。真的,我想美国人可能会牢牢盯紧他,逼他犯规。这种情况下萨尼亚不见得能拿两分,但总能得分的。我更担心的是万尼亚会不会丢球……一切都取决于这一投。由于我们斯巴达克队太穷,萨沙学会了接住各种投球。不过万尼亚投球是很准的。”康德拉辛表扬道。

关于国家队的伟大胜利,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别洛夫在他的书中写道:

“毫无疑问,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是我们慕尼黑奥运会胜利的主要组织者。他建立起一支战斗力十足的队伍,保留了戈麦尔斯基多年领导下构建的基础。他在之前的组成中补充了才华横溢的新人。最后,他使球队的比赛风格更具特色,充分利用了他所具备的对美国篮球的知识和了解。是他带领队伍以极佳的状态进入了决赛。

“在我看来,慕尼黑的胜利对这位列宁格勒的教练来说是一种独特的回报——为康德拉辛那对美国篮球表现出的执着兴趣(他是苏联为数不多的这类人之一),为他对能够得到的NBA材料进行深刻研究的刻苦精神,为他将所学根植于国内土壤的勇气与毅力。这种独特的历史性正义就体现在他在奥运会决赛中击败了美国。”

慕尼黑奥运会后,这位伟大教练的伟大学生亚历山大·别洛夫获得了极大的荣誉。

在谈到康德拉辛教练的个人品质时,人们都会提及他那天生的谦逊朴素。在比赛中,他穿着一件不起眼的毛衣,好像不想在教练席之外被认出来。即使在比赛胜利后他也能对球员大喊大叫,但他这样做是真诚的,他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个人。他可以道歉,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从来不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康德拉辛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在睡梦中构思比赛配置。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可以半夜从床上蹦下来跑到写字台前写写画画,然后若无其事地上床睡觉。康德拉辛准备比赛一丝不苟。比赛前最好不要接近他,他想不起来任何其他的事。然而闲暇时他可以平心静气地沉浸在历史小说和名人传记里。

“只有与彼得洛维奇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我们,而不是列宁格勒人,才能够明白他有多么令人印象深刻[6]的微笑。这种时刻并不常见,只有当康德拉辛放松时,他才是他自己。但是这些微笑比言语能表达的要多得多。这是一个坦率的、真诚的、完整的人才会有的微笑。我也总是提醒同伴们不要忘了这些时刻。”谢尔盖·别洛夫回忆道。

从奥运会回来后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得了胃溃疡——几个月来他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担。对于彼得洛维奇来说接下来的一年不同寻常。直到1973年苏联国家篮球队一直稳居欧洲冠军的宝座。但是这一次,由于阵容薄弱,“红色机器”多年来的胜利传统第一次发生了变化。也许,对于主教练来说最沉重的打击就是他最重要的希望——亚历山大·别洛夫被取消了资格。在半决赛国家队输给了主场队伍西班牙队(76:80)。在决定第三名的比赛中苏联队轻松击败捷克斯洛伐克队,但是这枚荣誉的奖牌被视为苏联的失败。同年八月由康德拉辛领导的国家队在莫斯科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第二名。

1974年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设法克服了危机,并在得到了回复资格的亚历山大·别洛夫平衡了球队组成。在准备波多黎各世锦赛期间,教练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谢尔盖·别洛夫留在国家队,并提供给他一个温和的训练方案。

彼得洛维奇保留了去年最好的新人(巴甫洛夫和米洛谢尔多夫),并增加了几名新人(哈尔琴科夫、博利沙科夫、萨利尼科夫和日吉利)。国家队的核心还是老将保劳斯卡斯、叶杰什科、博洛舍夫和汤姆森。

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回归不仅极大地振奋了教练,也激励了亚历山大本身,他被认为是世锦赛最佳球员。在圣胡安的资格赛上苏联国家队击败了中非共和国队(140:48),之后击败了更强的巴西队和墨西哥队。在该赛事最后阶段康德拉辛的学生们击败了意大利队、古巴队、波多黎各队和加拿大队。在赛程最后阶段发生的一个反转对苏联有利,苏联队输给了南斯拉夫人(79:82),但是满怀信心击败了美国队(105:94)。世锦赛的排名取决于前三名积分的差距,而这个分差让苏联队成为了世界第一。

1974年苏联国家队取得了国际杯的的胜利,而且第五次赢得了加加林纪念赛冠军。

1975年国家队获得欧锦赛银牌。球队以最佳阵容和比赛队形参加了贝尔格莱德的赛事。队伍中有六位1972年联赛中最好的球员:谢尔盖·别洛夫、亚历山大·别洛夫、阿尔赞·扎穆哈梅多夫、米哈伊尔·科尔基亚——他们度过危机,重新振作起精神——以及伊万·叶杰什科和亚历山大·博洛舍夫。而替补的球员则是经历过1973~1974年成功与失败的考验的巴甫洛夫、博利沙科夫、萨利尼科夫、米洛谢尔多夫、日吉利和西佳金。

这是一支强大的队伍,他们渴望着出色的比赛和优异的成绩,以自己的方式处理所有对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是几年来国家队第一次准备反击近年来的顽固对手南斯拉夫队。在对手主场的情况下取得欧锦赛胜利将是双倍的功劳。

但是,苏联队与南斯拉夫队的决赛竟以丑闻般的裁判广为人知,以至于那些从未对苏联有过好感的西方人也感到十分困惑。

尽管这个加拿大裁判员的裁判带有偏见,最后一场比赛只冲苏联队吹哨,比赛接近尾声时两队比分几乎相同。更准确地说,苏联队在最后一分钟落后1分并掌控了球,并非没有希望获胜。谢尔盖·别洛夫从边线把球传给伊万·叶杰申科,以确保进行有效的组合。彼得洛维奇的队伍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坚信胜利属于自己。

比赛结束时单方面的裁判超过了想象。伊万·叶杰什科刚拿到球,甚至还没动,裁判员就以他走步[7]为由吹哨了。

愤怒是没有用的。在紧接着的进攻中南斯拉夫人两次得分,决定了比赛的结果,赢得比赛。这场不公正失败的原因并不是球队实力较弱,而是由于幕后把戏。这是篮球新篇章的开始。

1975年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带领国家队参加了第一届安东尼奥·多斯·里斯·卡内罗洲际杯。八场比赛赢了七局,球队获得了第一名。

自慕尼黑奥运会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年。为了使苏联国家队在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取得胜利,必须做好准备。经过慕尼黑和世锦赛的胜利,具有欧洲冠军的实力,苏联队被认为是奥运会的夺冠热门。美国队将再次成为它的主要对手。但是,事态却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苏联队球员在体力达到极限的情况下参加了奥运会。大量的越野跑和令人精疲力尽的训练不仅没能加强,反而这一次削弱了球队。

在小组赛中,彼得洛维奇的学生们毫不费力地击败了加拿大队、古巴队、澳大利亚队、墨西哥队和日本队。苏联队打进了半决赛对上南斯拉夫,他们在小组赛中排名第二,也是当时的欧洲冠军。如果说在预赛阶段,国家队成功击败了远不及他们的对手,那么第一次真正严峻的对抗便立即暴露出这支队伍状态的所有问题。

与南斯拉夫队的比赛旗鼓相当。亚历山大·别洛夫与弗拉基米尔·阿尔扎马斯科夫每人贡献了16分,而谢尔盖·别洛夫则是18分。苏联队殊死拼搏,但是那一天南斯拉夫人更强。“南方队”派出的代表是强大的高个球员:乔西奇、日日奇、克涅沃、叶尔科夫和叶罗瓦茨——每个人都将近210公分,几乎踏平了苏联中锋日吉利和18岁的新秀特卡琴科。防守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而亚·别洛夫、日吉利和叶杰申科提早下场。比赛以84:89的比分输给了南斯拉夫。苏联队获得了奥运会铜牌。如今这个成绩被认为是不容质疑的成就,在苏联时代却是一种失败。

蒙特利尔奥运会是天才教练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康德拉辛最后一次带领国家队征战。从奥运会回国后不久,他的位置由亚·雅·戈麦尔斯基替代。奥运会同样也是亚历山大·别洛夫参加的最后一场大型赛事。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在以亚历山大·别洛夫命名的斯巴达克青训学校担任高级教练。当康德拉辛退休时,他开始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1999年5月,他被授予圣彼得堡名誉公民的称号。这位伟大的教练于1999年12月23日去世,他没能撑到21世纪。但是根据《体育速报》观察员弗拉基米尔·莫扎伊采夫的准确说法,他对篮球的理解领先现代几十年。

2002年1月21日非营利组织弗·康德拉辛-亚·别洛夫篮球发展基金会在圣彼得堡成立。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妻子,叶甫盖尼娅·维亚切斯拉诺夫娜·康德拉辛娜也在创始人之列。

该基金会的主要活动是每年在全俄境内举办群众性的“康德拉辛-别洛夫杯”赛,以此铭记这两位篮球天才。基金会在圣彼得堡和列宁格勒地区的中学、中专、大学和其他机构举办比赛已经成为一种良好的传统。

该基金会还是一年一度的“康德拉辛-别洛夫杯”国际篮球赛的组织者,该比赛在纪念体育馆举行,并已在国外广为人知。

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名字于国际篮联名人堂在西班牙阿尔科文达斯的开幕式上,即2007年3月1日被列入其中。

2007年9月30日,在“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亚历山大·别洛夫杯”决赛前,弗拉基米尔·康德拉辛的纪念牌在圣彼得堡纪念体育馆开放。根据斯巴达克篮球俱乐部2006至2007年赛季的主教练奥列格·奥库洛夫的说法,没有人能够为了圣彼得堡和俄罗斯篮球的发展那样去做,只有彼得洛维奇。

斯巴达克队队员和苏联国家篮球队队员始终相信康德拉辛的直觉:“彼得洛维奇和我们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会有比这更高的赞扬了。

 

伟大的康德拉辛的学生和同事分享了关于他的回忆:

 

叶甫盖尼·基苏林,俄罗斯功勋篮球运动健将,苏联杯获得者,独联体冠军,三次俄罗斯冠军:

“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是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但他所有的想法和愿望都是以坚持不懈的工作为目标。在我看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篮球、球员和队伍。他以此为生。康德拉辛归纳分析每一件小事,使它们合理化。他有一个经过缜密思考的比赛体系。周围的人常说康德拉辛有独特的直觉,‘猜想’——但这一切的背后有着许多努力。”

“与康德拉辛一起非常有趣。和他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令人难以忘怀——从我加入他的斯巴达克的第一刻开始,到我离开去了美国。我记得当我们斯巴达克队在美国和里士满不同年龄的队伍比赛时,我们赢了所有的训练赛。当有人问对方教练他是否可以给康德拉辛一些篮球上的建议,他是这样回答的:‘您要知道,我所了解的关于篮球的一切,他应该早就忘记了!’”

“教练对我来说还有一层意义。离开斯巴达克队后无论我加入哪支队伍,我的教练们都知道并总是指出这一点——我是康德拉辛的学生。自己的球队有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的学生,他们为此感到骄傲。而我也同样感到自豪。”

 

安德烈·马尔采夫,中央陆军队二队主教练:

“在列宁格勒他被称为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更常被称作彼得洛维奇。但是从一开始我就决定用‘教练’来称呼他。这个看似简单的词其中包含了我对他所有的极大的敬意。正是康德拉辛使我成为了一名球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他不仅给我打下了篮球的基础,更是奠定了身为人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我进入寄宿学校,在十年级读书,当时已是斯巴达克队的一员。我这个年龄的孩子们都很幸运。教练教了我们很长时间,还有那些比我们小一点的,1969年出生的男孩儿们。其中有热尼亚·帕舒京、热尼亚·基苏林……”

“康德拉辛是一个特别的人——很多与他交流过的人都指出了这点。他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或者愁闷,或者荒谬可笑。他总是保持中立的立场。也有一些艰难的时候,因为他要求我们严阵以待拿出成绩。但是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从一开始我就在他的‘坐标系统’中,完全能够理解和接受。”

“随着时光流逝,人们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到:康德拉辛是一位伟大的人。用几句话去形容他,描述与他工作时的情形是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很特别的,我从未在其他人身上感受到这一点。而且这并不仅是我个人的感觉。所有熟悉他、在他的领导下与他工作过的人都会这样说!”

 

谢尔盖·别洛夫,苏联功勋运动健将,奥运会冠军,两次世界冠军,四次欧洲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两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十三次苏联冠军:

“康德拉辛是一位真正的建设者,一位孤独的献身者。他所拥有的队伍配备资源太糟糕了,因为康德拉辛从来没有为了自己的球员们搞到任何东西。他尽力给他们创造一个不错的训练和比赛的环境,这是真的,但是在房子、车子、特殊待遇这些方面他是个局外人。”

“在我看来,他对篮球有着更为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工作中更重视长远前景。他更加诚实正直,更真诚、更公正地对待人们。”

“我一直并将继续对这位阴郁孤僻的人保持深切的敬意。多年来他坚持不懈,正直且毫无愧色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事业。几乎在他去世之前,他仍在继续发掘新的篮球天才并帮助他们成长。直到今天彼得洛维奇发掘的最后一个孩子仍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出色。”

 

阿列克谢·卡萨托诺夫,苏联功勋冰球运动健将,两次奥运会冠军,五次世界冠军,多次苏联冠军,两次苏联杯冠军:

“我的父母和康德拉辛一样都是封锁者,但是他们几乎从不谈论战争,这在那一辈中是不寻常的。我很少见到他,比见到他儿子尤拉要少多了。斯巴达克篮球队和苏联国家队的教练是个很忙的人。夏天他经常外出。冬天有更多空闲时,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好几次和我们一起到院子里打冰球。我还记得我五岁还是七岁的时候,在他们家的墙上看到了有着苏联国家冰球队签名的球杆。我看着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件真正珍贵的纪念品!康德拉辛微笑着说:‘看这里,你知道这是谁的签名吗?’我好奇的看了看,想:‘有谁会比苏联国家队队员还酷?’‘尤里·加加林。’康德拉辛笑了起来。我甚至开始结巴了!”

 

安德烈·费季索夫,独联体冠军,俄罗斯篮球杯获得者:

“如果要简单地描述康德拉辛,那就可以这样简短地说:伟大的教练。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不仅指导比赛,他还塑造了篮球运动员个人。他教育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在我们身上……他邀请我加入斯巴达克队,在那里他们和阿纳托利·约瑟夫维奇·施泰因伯克把我打造成高水平球员。关于教练的回忆是最美好的,每当想起他时我的心就很温暖。”

“康德拉辛可以非常敏锐地感受到比赛的脉络,不仅清楚自己队员的情况,也了解他的对手。他完全明白什么时候该暂停,什么时候该换人,通常此时该有什么举措。那场比赛——所有人都记得,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在比赛结束前三秒就按了暂停,而结果也是如此。因为这件事他把其他教练气得够呛。”

“康德拉辛指导比赛极具才能。此外他不仅具有某种内在的直觉,还学了很多——他观摩美国人如何打球,阅读美国人关于篮球的著作——然后将这些新知识付诸于实践。”

 

弗拉基米尔·彼得洛维奇·康德拉辛,苏联功勋教练(1971年)、苏联运动健将(1952年),与国家队共获奥运会冠军(1972年)、奥运会铜牌(1976年)、世界冠军(1974年)、欧洲冠军(1971年)、欧锦赛银牌(1975年)和铜牌(197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1970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银牌(1973年)、世界篮球节冠军(1973年)、国际杯冠军(1974年)、安东尼奥·多斯·里斯·卡内罗洲际杯冠军(1975年)、五次加加林纪念赛冠军(1970-1974年);与斯巴达克队(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共获苏联冠军(1975年)、独联体冠军(1992年)、苏联联赛银牌(1970、1971、1972、1973、1974、1976、1978、1991年),俄罗斯联赛银牌(1993年)、苏联联赛铜牌(1969、1981、1985、1986、1987年),两次获得苏联杯(1978、1987年),两次获得欧洲优胜者杯(1973、1975年);与列宁格勒队获得苏联人民运动会银牌(1975年)。曾效力于军队体育俱乐部(列宁格勒,1952年),斯巴达克队(列宁格勒,1952-1964年,1958年列宁格勒冠军)。列宁格勒列斯加夫特国立体育学院毕业生(1976年)。列宁格勒市斯巴达克志愿体育协会青少年体校教练(1952-1967年),斯巴达克男子篮球队主教练(1967-1988年,1989-1995年),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主教练(1970-1976年)。

荣获“为祖国服务”三级勋章、劳动红旗勋章(1972年),人民友谊勋章(1985年),“荣誉”勋章(1985年),“劳动英勇”奖章。

圣彼得堡名誉公民(1999年)。列入国际篮联名人堂(2007年)。

 

注:

[1] 被围困的人:封锁者,指1941年至1943年被封锁900天时期生活在列宁格勒人, 此身份的人在战后享有一系列优待。

[2] 生命之路:指拉多加湖运输线,是列宁格勒保卫战中的一条运输线路。1941年冬由苏军开辟,突破了德国的包围,为列宁格勒运输人员及物资。

[3] 海燕队:于1936年成立,后来几次易名。曾用名有:列宁格勒电工学院队(ЛЭТИ,1951-52年)、科学队 («Наука» ,1953-54年),之后又改回海燕队。

[4] 北方的巴尔米拉:指彼得堡(列宁格勒)。

[5] 盖帽:篮球术语,又称阻攻、盖火锅,指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6] Потрясающий::非常惊人的,令人震惊的;极强烈的;令人非常激动的。俚语里有“非常漂亮的,极可爱的”意思。不嗑真人,只是被噎到了而已。

[7] 走步:篮球术语,又称带球走,指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之前看回忆录时偷懒没翻比赛部分,没想到这里还是没能躲过……太难为我一个体育盲了。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评论(12)

热度(20)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 Powered by LOFTER